|
4月16日至21日,应塔什干国立东方学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米尔扎•兀鲁伯民族大学的邀请,由张丹华教授担任团长,焦成焕副院长和申小翠教授组成的上海大学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参加“转型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研讨会,并开展系列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 塔什干国立东方学大学成立于1918年11月,是乌兹别克斯坦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文教育水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名列前茅,学校设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人文交流中心”。塔什干国立东方学大学是上海大学校际合作伙伴大学,两校于2013年9月签署合作备忘录。 4月17日,代表团在萨伊达·阿戈扎姆霍德热耶娃(Saida Agzamkhodjaeva)教授的陪同下来到塔什干国立东方学大学。大学校长古尔其拉·里克希耶娃(Gulchekhra Rikhsieva),国际交流办公室、中文系、国际关系系和历史系负责人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 古尔其拉·里克希耶娃校长首先介绍了塔什干东方学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学术研究方向。她表示,目前在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已经形成学习汉语和研究中国问题的热潮,许多青年学生希望有机会到上海大学进行学习交流。焦成焕介绍了jinnianhui金年会哲学系师资队伍建设和中国哲学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双方围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就未来加强教师学术交流、互换优秀学生学习等事项达成初步共识。 张丹华向塔什干国立东方学大学转交了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孔院办赠送的中文教学和汉语水平考试书籍、代表个人向大学赠送中国书法作品。申小翠代表个人向大学赠送了十卷本中国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在“转型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研讨会上,申小翠做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专题发言,系统阐述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张丹华在国际关系系做了《上海合作组织过去、现在与未来》主旨报告,报告之后学生和老师踊跃提问,如美国“关税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印巴冲突能否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解决等,报告赢得师生热烈的掌声。晚上,代表团成员应邀参加了该校举办的纳乌鲁兹节。 乌兹别克斯坦米尔扎•兀鲁伯民族大学成立于1918年,不仅在乌兹别克斯坦、而且在整个中亚地区被认为是第一所大学。4月18日,代表团对该校进行访问。 乌兹别克斯坦米尔扎•兀鲁伯民族大学副校长拉夫尚·穆苏尔马诺夫(Ravshan Musurmanov)、国际交流办公室负责人贾甫伦别克·马达托夫(Javlonbek Madatov)、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萨伊达· 阿戈扎姆霍德热耶娃(Saida Agzamkhodjaeva)等热情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双方就未来两校合作意向进行了有效沟通。 在“转型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研讨会上,申小翠和焦成焕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系师生带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当代价值》、《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精彩课程。两位上海大学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东方智慧的系统阐释,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此次访问,为双方共同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开拓了新视野、为进一步增强两国高校学生培养与交流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张丹华撰稿) |